(资料图片)
作者:曹世健
当前,各地在引才、育才、用才方面持续发力,取得不少进展,笔者以为,平台就是舞台,做好人才引进、促进作用发挥,就要全力为人才搭好干事创业的大舞台。
搭建好人才作用发挥平台,让人才“C位”出道。人才平台既是人才荟萃集聚的关键载体,又是人才创新创造的重要阵地。要瞄准数字经济、新能源汽车、科技研发等“新蓝海”产业,大力建设一批众创空间,推动高校、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建技术研究中心、工程实验室、创新联合体等平台,吸引更多人才入驻。在人才入驻后,要给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平台和空间,结合当地发展的实际情况,聚焦产业发展、基层治理等中心工作,为人才的发展提供项目、资金保障,确保人才项目能落地、见实效。要对搭建的人才平台载体加大扶持力度,充分整合优质资源,倾力打造集聚高端人才的“蓄水池”和人才干事创业的“能量池”,让人才来了就有用武之地,让人才活力在平台载体中充分涌流。
构筑好人才创新创业平台,促人才“展翼飞翔”。人才是创新的根基,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,想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发展,必须推动高水平技术创新平台建设,激发人才创新活力。要优化创新创业环境,加强创新创业培训,提升创新创业能力,探索以专业化产业创业扶持方式,落实创新创业财税扶持、金融支持政策,强化成果转换服务。要进一步完善提升创业公共实训基地功能,全力打造集感知平台、集成平台、服务平台、创新平台“四位一体”的创业新平台,发挥基地带动作用。要制定创新创业服务“保姆式”“一站式”“集成式”服务流程,深化人才领域“最多跑一次”改革,打通政策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,让人才“腾飞”发展无后顾之忧。
架设好人才成长成才平台,助人才破壁出圈。“功以才成,业由才广”。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,凡是有利于加快人才发展的事,都要敢想敢干、敢闯敢试。进一步破除“官本位”、行政化的传统思维,完善人才管理制度,避免简单套用行政管理的办法管理科研工作和科研人员,支持科研人员潜心研究,着力解决兼职多、会议多、不必要评审评价活动过多问题。坚决破除“唯论文、唯职称、唯学历、唯奖项”的人才评价观念和体系。建立科研成果在本地转化奖励报酬制度,推动科技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。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,允许失败、宽容失败,消除人才干事创业的后顾之忧。运用好座谈交流、茶话会、接待来访、集中培训等方式,打造与时俱进、融合创新的专家人才合作交流平台,让各行各业人才点燃思维火花,不断碰撞出新理念、新思路、新模式及创新举措。